国际商务财会

重磅!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详解来了

 

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功能布局和主要任务,标志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继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之后,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承载地。

《总体方案》的亮点有哪些?

如何理解

从虹桥商务区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跨越转变?

有哪些重大项目和交通规划即将出炉?

今天上午,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师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等回答记者提问。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下同)

“1234”勾勒方案突破亮点

《总体方案》的突破和亮点可概括为“1234”。

“1和2”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 从空间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展到杭州湾北岸,纵贯南北、江海通达,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域内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3),2020年经济总量近2.3万亿元,体现了国家战略的大思路和大手笔,也必将成为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 从形态上看,“一核两带”功能布局犹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居于中心位置的虹桥商务区是其“动力核”,将长三角乃至更广腹地的发展动能和开放势能汇聚于此、辐射而出,进一步凸显了虹桥商务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国际定位、开放优势和枢纽功能。

“3和4”是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围绕“三大功能”、聚焦“三个一批”、推动“四个着力”。即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核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为此,《总体方案》重点明确了“三个一批”,包括一批高含金量政策措施、一批高水平功能平台和一批高能级重大项目,初步梳理共102项。

三个方面不断演进升级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回顾虹桥地区的发展历史,从虹桥商务区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在地域范围、功能定位、承担的战略使命等三个方面不断演进,内涵在不断丰富。

  • 在地域范围方面,2009年虹桥商务区设立时,面积是86平方公里。201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虹桥商务区扩展到151平方公里。2021年,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面积达到7000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域范围2100平方公里,与当年相比大幅提升。
  • 在功能定位方面,2009年,作为世界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并设立了虹桥商务区,构建全面对接和服务长三角区域的商务中心。2014年,世界最大的单体会展建筑——国家会展中心在虹桥商务区建成运营,并于2018年以来成功举办三届进口博览会。从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到如今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和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虹桥的功能定位在不断升级。
  • 在战略使命方面,最早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宁的虹桥”,虹桥镇是“闵行的虹桥”,虹桥商务区是“上海的虹桥”,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沪苏浙皖共建的“长三角的虹桥”、“面向国际的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