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财会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国际化建设与结构优

 

由于国家政策及宏观环境的变化,国际商务专业面临大的转型发展契机,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缺乏新的动力,主要存在专业招生规模不断缩减甚至停招,社会认可度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不够、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板等诸多问题与困难,众多高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仍停留在原有的培养模式中,这是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的。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既为国际商务专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又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纯粹的“专业知识+外语”平面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创新专业跨境共育模式等方法来创建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1.提高国际化意识,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国家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一带一路”作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其提出对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的实施离不开对外交流与合作,高职国际商务是培养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开阔视野,具有扎实国际商务理论的优质人才。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将主动接轨国际互认体系,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经验,重塑专业建设内容,完善保障体系与支撑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准,不断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有关业务的运营与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例如,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具有国际化的意识,在教学中落实人才优先战略,将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改变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错误的高职教育观念。培养国际化优质人才不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工作,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构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引入境外国际商务行业、职业标准,境外专业教育资源,构建部分境外课程体系,开发设置双语专业课程及多语种选修课程,并且不断深化“校、政、行、企”联动模式,面向四川省各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平台或园区进行对标培养,与行业国际化联盟合作,与“走出去”企业合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企业海外分公司(生产基地)进行人才输出,不断深化专业国际化发展思路。

2.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优质师资团队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专业在国际化教学中应努力提升自身教育国际化水平,坚持对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与国际相接轨,既要统筹国内区域教学资源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放眼全球,强化国内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寻求多种合作模式,打造优质师资团队,引领学生向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国际商务人才迈进。

例如,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教学资源存在区域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师资力量较弱,技术环境较差,投入资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职教育的水平。此外,聚焦国际视野,我国整体的高职教育处于世界中等水平,虽然在过去的时间内取得一定的经验和进步,但由于课程开发时间晚于其他发达国家,使得教育教学理论与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为更好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下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倡议,高职国际商务教学首先应缩小国内差距,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一方面加强中西部地区教育资金,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的投入,另一方面则利用慕课、微课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我国国际商务教育水平应加强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聘请海外名师和引进外来人才,开展联合讲学,实施海外研修等项目加快国际商务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进程,让学生在优质的师资团队下进一步开阔国际化视野,了解更多与国际相接轨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以此来完善补充自己,实现自身素养的强化与提升。

3.构建国际化平台,拓宽合作交流渠道

在推动国际商务专业走向国际化进程中,除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外,同时可以积极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建立专题性网站,从中发布国内外重要的国际商务专业信息,可以实现资源的良好互通和共享。例如,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国际商务网站论坛,在网站论坛中发布外贸信息,包括国际商务最新动态,最新的行业资讯,国内出台的有关国际商务的战略思想等,让学生的国际商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同时与国际社会现实相连,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库,便于培养学生形成实时性,开放性的国际商务眼光,强化学生理论结合现实的能力。开设综合交流区,在交流区中学生可以对外贸实战、外贸单证、报关报检、展会交流等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开展外贸技能培养窗口,包括外贸英语、外贸小语种、外贸术语、外贸英语口语、外贸函电行业英语、物流英语、常用英语缩写等教学版块,便于让学生在网站论坛中进行有效的外语练习,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国际商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